“老板,来几串腊肠,我买回去中午煮饭用。”上午9时许线下股票配资,一名食客骑车停至店门口,一边进门一边喊道。这是吴川博铺街道亚拉腊味店常见的一幕。
说起吴川腊肠,众人都会提到博铺;而说起博铺腊肠,则会提起亚拉腊味店的亚拉腊肠。
35年传承父辈手艺
“老板,这是今天的猪肉,一共200斤,你清点一下。”上午6时,提前订好的猪肉便已送到亚拉腊味店。在店铺的生产车间里,工人们正忙碌着清洗工作间,准备开启今日的腊肠制作。
“我的父亲以前就是杀猪卖猪肉的,后来喜欢带些瘦肉回家自己做腊肠。”龚亚拉是“亚拉腊味”的品牌创始人,自他从父辈一代传承腊肠制作手艺以来,已有35年。“以前都是手工做,剁肉和灌肠都非常费功夫,一天只能做二三十斤。虽然工艺复杂,但父辈创制的腊肠风味非常独特,所以还是想传承下来,不希望父辈的手艺失传。”
据介绍,制作腊肠大致分为十个步骤,分别是清洗猪肉、猪肉切块、剁肉、调味、灌肠、排气、扎草绳、扎麻绳、清洗腊肠和晾晒。“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,像剁肉、灌肠等工序,我们都用机器来操作,生产效率大大提高。”龚亚拉说,“我们一般6时开工,上午11时左右便已制作完当天的腊肠,然后开始清洗工作间。”
在腊肠的制作过程中,肉的品质和比例非常关键。“我们选用早上屠宰的新鲜猪肉,有时候送过来时还热乎着。此外,肉太瘦吃起来会柴,太肥吃起来会腻,所以我们根据传统配方,将瘦肉和肥肉按一定比例混合,口感也更加适中。”龚亚拉提到,调味也是影响腊肠风味的一大因素。“我们的腊肠是咸香口味,主要用盐、桂皮、八角、陈皮等材料,调味又添香。此外,迎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,我们不断调整盐的比例,做到健康低盐。”
据了解,考虑到生产效能及市场需求,亚拉腊味平均每天仅生产200斤腊肠,逢年过节则会有所增加。“我们的腊肠不添加防腐剂,所以保存时间较短,每天售卖的都是近日甚至当天才晾晒好的腊肠,从不积货也不库存。所以如果需要大批量腊肠,熟悉的食客都会提前与我们预订。”龚亚拉说。
在腊肠生产车间里,工人们的手艺非常熟练,每个工位也分工明确。“我们都是家里人一起制作,所以也更有责任感,做事也更上心。”龚亚拉说,“毕竟我们自己也常吃,用腊肠来煮面、配粥、炒菜、煮饭甚至当零食,越嚼越香。可以说现在食客们吃得都没有我们多。”
北风晾晒让风味更浓
上午10时30分许,一路跟随龚亚拉到亚拉腊味店的楼顶天台处。只见负责晾晒的工人正逐一将腊肠挂在晾晒架上,均匀地隔开一定距离,不一会儿,两三桶腊肠便晾晒完毕,然后到升降运货机处接取下一批待晾晒的腊肠。
“我们有晾晒、烘干两种方式。如果当天阳光很好,就通过晾晒的方式晒干腊肠,一般至少4天才能出品;如果降雨或阴天,则用烘干机来烘干腊肠,一般两天左右则可出品。由于耗时、做法不同,风味也会不一样。”龚亚拉介绍。
“俗话说,‘北风天,吃腊味’。冬季时节,通过北风将‘腊味’吹干,这样晾晒的腊味风味更加浓郁丰富。”龚亚拉说,因为这个缘由,冬季购买腊肠的食客也会增加,大家会买回家炒菜、煮饭等。
多年来,除了对腊肠口味进行微调外,龚亚拉还创新生产了烧烤腊肠。
“有次家里烧烤,小孩提出想吃烤腊肠,但是晾晒好的腊肠都卖完了,只剩楼顶仅晾晒了一天的半干湿腊肠。后来想着反正都能烤熟,加上小孩闹着要吃,便拿半干湿腊肠来烤,结果发现非常好吃,算是误打误撞的创新了。”龚亚拉说。
据悉,亚拉腊肠除了本地零售,还可通过真空打包邮寄。食客或是自己买,或是送家人,或是送朋友,经常电话联系帮忙寄送。而由于吴川人多在珠三角务工经商,所以经常寄送到深圳、佛山等珠三角城市。
“我经常来他们家买腊肠,健康又好吃,每隔两三天就来一次。今天想买来寄去深圳给儿子,让他在外地也能吃到家乡味道。”博铺街道本地人杨叔笑着说,说完又去找工作人员帮忙称重和打包。
龚亚拉提到,如今腊肠还在线上平台销售,通过视频等形式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亚拉腊肠。“腊肠都是自家做的,每一步都非常了解,不论是安全问题、健康问题,还是口感问题、风味问题,我们都非常有自信、有底气,下一步也计划扩大生产规模,让更多人吃上我们家的腊肠。”
冬季时节,冬阳洒落窗台,厨房的蒸锅里蒸着热腾腾的腊肠线下股票配资,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,玻璃上还氤氲着微微的水汽;另一个灶头上,炒锅中的腊肠与豆角混合,油光润润,色泽明亮,令人食指大动。饭点一到,一家人围坐一圈,夹块腊肠咬一口,就着热乎乎的米饭,裹着一腔香与热,温暖了人们的胃。文/图(除署名外):陈玮琪